點擊上方藍字關注
一、冬季的大連
大連地處遼東半島的南端,西瀕渤海,東臨黃海,依山傍水,氣候宜人,年平均氣溫攝氏8.4到10.5度,即使在冬季(十二月至二月)平均溫度也在攝氏零下5度至攝氏6度之間。它位于東北地區,卻沒有東北的那種嚴寒天氣。大連沿海島坨眾多,暗礁密布,海水清澈,可供垂釣魚類主要有黑、六線魚、梭、鱸、鮫、鰈、鰻、黑鯛等30多種,優美的環境和眾多的釣點吸引了不少外地客人來連觀光和垂釣。
但令人遺憾的,許多外地人甚至本地人對冬季的大連做出了如此評價:冬天的大連沒“看頭”,也沒有魚釣。不言而喻,由于北方海水溫度低的原因,冬天大連岸邊確實少見魚兒的蹤跡,但常釣魚的朋友都知道“冬釣深,夏釣淺,春秋釣中間”這句話,實際上在平均水深達到40米左右黃海海域,冬季船釣深水不但有魚釣,而且臘月雪花紛飛時還是上大魚的最好時節。
筆者現將大連冬季海上船釣有關魚類的習性、海域釣點的選擇及垂釣方法等,搜集、整理并結合自己多年冬釣的經歷介紹給大家,供各地釣友在冬季船釣實際中參考,同時也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。
二、冬季可釣魚種
大連是我國海釣活動開展最普及的城市之一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地大連釣友投身冬釣中,往年一進入12月份就“刀槍入庫,馬放南山”的封竿情景已很少見,大部分的釣友一直堅持釣到一月初,有些喜歡船釣的釣友甚至全年都不停息,幾乎一年四季都出海釣魚。盡管大連可釣魚種達到三十多種,但在冬季特別是一、二月份能常釣上的魚種類還是較少。筆者以多年的冬釣經驗和體會,以及觀察海邊漁民的生產作業(釣魚、下網)的魚獲,總結出大連冬季可釣魚種主要還是黑(黑魚)、六線魚(黃魚)及鱈魚(大頭魚)這三種魚。雖然釣友們在冬季船釣中也常有鱸魚、鰈魚等釣獲,但畢竟數量少而且分散,不能形成冬釣對象魚,因此在這里就不贅述了。
黑,又稱黑魚、黑頭等,分布于我國黃海、渤海、東海,北方沿海終年可見。該魚系冷水性近海底層魚類,喜棲息于淺海巖礁間或海藻叢中,不喜光。春秋季可結成小群,作短距離洄游。較耐低溫,適溫范圍8~25℃,14~22℃生長最快,5~6℃停止攝食;六線魚,俗稱黃魚,為沿岸淺海定居性魚類,它對低溫的適應性強,為冷水性底層魚類,棲息于沿岸淺水巖礁、石礫、海草底質的海區;鱈魚,地方名叫大頭魚、大頭腥等,屬冷水性底層魚類,我國產于黃海和東海北部,一年四季可見,幾乎無冬眠期。漁期有冬、夏兩汛,冬汛是12月至翌年2月份;夏汛為4~7月份。從上述魚的習性簡要分析看,這三種魚實際上耐低溫能力都很強,自身具備很強的越冬生存能力。
近海魚類對氣溫、水溫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。 進人大雪節氣之后,大連沿海地區的氣溫常在6度以下,海水平均溫度不到10 度。此時,黑和六線魚一般是在近海深水底層坑洼、養殖區沉筏子、沉船、暗礁縫隙等處呈半休眠狀態,呈輕微游動狀態越冬。在40 米到50米的深水區,由于海水低層溫度要遠高于近海,因此洄游到深水區的魚兒仍然做小范圍的游動,保持有主動的索食欲望。近海魚類的這種特性,是冬季釣友們在深水區船釣常有極好收獲的基本原因。
綜上所述,要在冬季的較寒冷氣候條件下釣到魚并有較好的收獲并非難事,關鍵在于大家要根據近海魚類的特點和生活習性,有針對性的選擇釣場,找到他們越冬的海域、釣點,同時輔之以正確的釣法。如此,船釣一天收獲三、五十斤魚也是很容易做到的。
三、船釣釣點
冬季大連釣友常去的釣點一般都集中在黃海海域。近海有三山島、老偏島、東西大連島、二砣島、小平島等;遠海有圓島、遇巖礁等。
1、近海釣點
三山島:地處大連市區東部海域,位于大連灣口。由大山島、二山島和小山島組成故而得名。它距最近陸地大孤山半島僅1.6海里,距大連港約9海里。島上峰巒疊嶂,風光秀麗。島四周多斷崖,沿岸多礁石,水下海洋生物種類繁多。該處海域平均水深30米,最深處可達四十余米。三山島既是難得的旅游勝地,也是大連釣友最喜愛的近海釣場之一。
老偏島、二坨子及東、西大連島、絕石海域:該島、礁群位于大連市區南部的黃海海域,除絕石突兀陡峭幾無樹木外,其它各島坨植被茂密,景色十分秀麗。它們星羅棋布,分別面向付家莊浴場和星海灣海濱,其中老偏島離海岸最遠,距傅家莊海邊4.2海里。該島周圍海域平均水深在25米以上,最大水深在48米左右。因為該海域距岸邊較近,魚多個體大,因此這里也是大連釣友夢寐以求的理想釣點。
二坨子周圍多為暗礁和沉筏子區域,島北部靠近東大連島的南疆子水深大都在20米以上,均可船釣;島西部500米外養殖筏子區域水深達40 米,更是常有1公斤以上的大黑和黃魚棒子被拎出水面。絕石的四周及偏東北方向的大暗礁,也是很不錯的釣點。筆者曾在2004年1月末在絕石周圍暗礁處船釣,大半天就釣了近十公斤黑和六線魚,其中還有一條700克重的大黃魚棒子(大連人一般稱半斤以上的六線魚叫黃魚棒子)。
小平島、黃泥川、龍王堂等旅順南路海域:分別位于美麗的旅順南路東段和中段的黃海海域。小平島主要釣點在大坨子外西南角及筏子地沉船處;黃泥川主要是九排筏子處;龍王塘主要在遠處養殖筏子區。上述釣場大都分布在距岸千米以上的島礁周圍和海產品養殖區內,釣點水深一般在30米到40米之間,可釣魚的種類多密度也較大。
2、遠海釣點
圓島和遇巖礁等遠海島礁是大連釣友們常常津津樂道之地,那里海魚之多、個體之大遠遠勝于大連近海的任何釣場。
圓島:位于大連港東南方的黃海海域,航海圖上標識為北緯38°39",東經122°10"。距離大連港29海里。西南距遇巖礁26海里,是遼東半島沿海最南端的1個孤島,為中國領?;€點之一,因島形近于圓形而得名。有燈樁、霧笛和無線電指向標設備,在船舶航行和測定位置方面占有重要地位。圓島海域屬深水海域,島周水深40米以上,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。周圍海域水深流急,暗礁密布,海溝縱橫,水質清澈透明,海水無污染,極易吸引魚群在此長時間停留。在冬季特別是正月前后,趕上北風小潮汛,到此船釣的大連釣友一天拿上個百八十斤魚并不希奇;也常有釣友在此喜獲10公斤多重的特大鱈魚。
遇巖:當地人也叫財神礁。航海圖上標識為北緯38°32",東經121°38"。此處距老虎灘漁港20海里左右,位于大連南部海域,由一些大小不等的礁石組成,人跡罕見。礁石海拔僅12米左右,礁石上有一早期建的燈塔,為過往的船舶導航。遇巖礁周圍海底地質結構復雜,海溝、暗礁縱橫交錯 ,平均水深30米以上,最大水深在50米。那里水清流大,可釣魚種類多、個體大,一年四季皆可船釣。
2003年3月初,釣友skyliang使用大力馬手線在此海域東大疆船釣,只釣了大半天,就上魚五十八斤,其中最大的黑達到3.2公斤,而與其同船的釣友竟然上了條10公斤的大頭魚(鱈魚)。
3、乘船地點及費用:
乘船地點多在老虎灘漁港。一般近海船釣每人一天的乘船費用大致在40 到60元之間。因遇巖礁和圓島地處深海,航程遠航行時間長,只有大型釣船和專業漁船才可前往,因此乘船費用較高,每人船釣一天大約需要120元至200元不等。
四、釣具配備
冬季船釣的釣組配備和其它季節釣組配備有很多不同。冬季氣溫、水溫很低,船釣的釣點又多在常常涌大浪大深水區,此外,冬季經??舍灥绞畮捉锷踔翈资锏拇篝~。因此在冬季船釣中不論是用船釣竿還是手提線釣組,釣組的整體配備必須突出堅固、耐低溫及鉤組入水打底快的特點。
1、冬季船釣竿的基本配備
最好選用2.1米-3米的120號-150號專用船釣竿,這樣可以輕松的對付10千克~20千克級別的中小魚。建議配備橫向船釣繞線輪,以利于自如的出現和收線,如達瓦海岸線30x,西馬諾小船4000號等。當然,具有數字顯示的電動繞線輪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。應選擇配7號或8號線經細、抗磨性和抗拉性好的編織線??膳鋫鋯翁羰揭粋€大天平、一到兩個小天平。為了鉤組入水快并保持較理想角度,應盡可能選用大些的鉛墜。要準備數只300克~600克墜,潮流小時掛小墜,深水、風大流急時掛大墜。此外,要盡可能配備船釣專用支竿架,以利于方便進行掛餌、手放線等動作.
2、手提線的基本配備
最好選擇30 號或者35 號的日本產大力馬編織線做主線,冬季在深海釣魚一般不用尼龍線做主線,因為尼龍線線經粗拉流阻水力大,且尼龍線有沿展性,天冷水溫低尼龍線發脆,掛底不容易拉斷,容易遺失全部鉤組。子線可采用8號到10號強力尼龍線;鉛墜可準備數只500克~900克墜。天平可用一大一小兩天平(也可不用小天平,直接在鉛墜上掛一底鉤),大天平為雙挑寬1米到1.2米,子線長1.1米到1.5米;小天平可用單挑寬0.3米,子線長0.4米到0.5米。
以上釣組所用魚鉤以國產長海牌301-305號鉤為宜。這種鉤韌性較好,鉤尖鋒利;也可選用丸世24-18號鉤。大天平系大鉤,主釣黑和鱈魚;小天平系小鉤,主釣六線魚,但有時底鉤也常常釣到鱈魚。
需要說明的是,在冬季深海水域船釣,不論是用船釣竿還是手線釣組,一般應盡可能避免多使用鉤。建議雙天平左右各掛一鉤,單天平掛一鉤。鉤多雖然增加了上魚的機會,但也加大了鉤組掛住水底礁石、亂網的概率,弊多利少。
五、船釣技法
針對對象魚為底層魚類的特點以及釣場的情況,大連冬季船釣主要采用底釣方式,偶爾也用飄釣方式(放流釣)。在近海區主要選擇養殖筏子區、海藻區或礁石群等釣點;在遠海則以釣島礁周圍暗礁和沉船為主,發現魚情后將船拋錨來進行定點垂釣。
由立冬到小雪,北方海域的各類魚索食欲望日趨減弱。從大雪到冬至,特別是進入一月份后,近海淺水魚兒幾乎停止索食。即使在深水區,因為溫度的下降,魚兒也較少游動,主動索餌欲望不強烈。為了招引魚類,我們必須在釣法和魚餌上“活起來”。
在冬季,一般的魚餌很難激起魚兒如秋天那種搶食的現象。因此,釣餌要盡可能選用對魚誘惑力大的色澤鮮艷、味道濃腥的活餌,如巖蟲、青沙蠶以及海腸子、高粱葉子(小魚)、小海兔、鳥貝等。當然,現釣上的小黃魚切的魚皮也是很好的魚餌,且在釣黑和鱈魚時效果突出。
主釣黑要不斷地把鉤組上下提拉(快提慢放),提拉幅度可以從幾米到十幾米。這樣可以誘魚上鉤,也可以避免鉤組掛底。當黑魚吃餌時,往往是在釣餌上升時“拽住”;表現到竿梢上的動作,多數是輕輕地往下一弓,然后回彈,接著再次下沉,這時就要立即收線“生拽”上來,中途不必放線(特大的魚除外)。也有釣手為了爭取多上魚,此時并不急于收線,直到中雙魚甚至是三條魚才搖輪收線。
鱈魚的釣法類似六線魚的釣法,即鉤組打底后上提1米左右不動,為防掛底,片刻竿稍無動作后再上下提拉一次,再穩住不動,直至上魚。因此也有本地釣友稱這種釣法叫“悶大頭魚”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最近本地釣友針對鱈魚索餌 “潑食”的特點(大連方言,意思能吃也不挑食),使用了在一只鉤上同時掛上三、四種餌的辦法,即先掛一片鳥貝,再掛上一只海腸子,最后再串上一段巖蟲或者沙蠶,使得鉤上有動有靜又“色香味”俱全,頭大嘴闊、吃食貪婪的鱈魚見了豈有不吃之理?憑此掛餌方式,我釣友小劉在最近的三次圓島之行中,釣上了十幾條鱈魚,每次都力拔頭籌,率先釣上鱈魚,其中最大的一條為5.9公斤的大鱈魚。
為了減少深海中魚收線時魚脫鉤的機會,一般情況下要力求做到收線速度平穩,不可忽快忽慢,使用電動繞線輪就容易的做到這一點,因此現在去圓島、遇巖礁釣魚的朋友幾乎每人都必備一套電動繞線輪。也有部分釣友偏愛使用手提線釣組,對使用電動輪有不同認識,認為深海釣魚要得就是手上一線牽動大魚這種直接、刺激的感覺,而且電動輪收線的速度無法應付鱈魚在吃鉤后時常突然上竄的特點,使用電動輪跑大魚的概率遠高于手提線釣組。這真是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相信各位釣友在冬季船釣的實際中一定會自有體會的。
六、冬季船釣的注意事項
1、船釣的安全性
冬季船釣的安全性要放在第一位來慮。特別是出遠海前,一定要對釣船有所了解,要盡可能選擇正規的釣魚船或者大型漁船。釣船的馬力和噸位要盡可能大一些,船上要有衛星導航、遠程無線電通訊設備、探魚機等。特別要注意是,船老大的作用不可忽視,除了對釣點魚情的熟悉程度決定你的魚獲多少外,他的航海技能和海上經驗是釣友深海船釣的最重要的安全保證。
必須密切注意收聽和記錄天氣預報。對于大連冬季船釣來說,考慮海風影響的因素要高于潮汐,特別是到遠海深水船釣,只有北風或者西北風適宜出海,其它風向都不可貿然出海。即使北風6級以上也不宜出海,大風掀起的海浪太大,海底混濁,能見度極差,魚無力活動索食。因此這種天氣即使勉強出釣也不會有什么收獲。如能在小潮汛時趕上北風3級到5級的理想天氣,冬季到深海船釣一定會乘興而去,盡興而歸的。
2、保暖和安全裝備
冬季船釣一定要注意防風防寒。北方海上的最低氣溫可達到零下20℃,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。除了穿著保暖的棉褲、棉襪之外,還要穿上防滑棉鞋、救生衣等。此外,防雨衣、棉帽子、釣魚手套、防曬眼鏡等也必不可少。
- ?END -
環保釣魚 愛護海洋
小魚放生 娛樂為主
長按圖片
一鍵關注
本文來源于網絡侵刪